我們是誰
安必生是一家由國內外多位制藥技術和法規專家投資和運營,立足于藥物制劑開發、生產和商業化的制藥公司。安必生致力于與原研藥質量和療效一致的高端仿制藥研發和生產,致力于具有臨床優勢的改良型新藥研發和生產,致力于藥物制劑國際化,專長于工業化放大、生產和質量保證,以提高藥物可及性,降低藥品價格,為患者提供更多優質優價的治療藥物。
我們是誰
安必生是一家由國內外多位制藥技術和法規專家投資和運營,立足于藥物制劑開發、生產和商業化的制藥公司。安必生致力于與原研藥質量和療效一致的高端仿制藥研發和生產,致力于具有臨床優勢的改良型新藥研發和生產,致力于藥物制劑國際化,專長于工業化放大、生產和質量保證,以提高藥物可及性,降低藥品價格,為患者提供更多優質優價的治療藥物。
14+ Year
專注藥物制劑研發與改良型新藥研發十四年
50+ ANDA
50+產品已申報,30+產品已獲批
10000+ ㎡
多劑型、緩控釋、長效注射液生產車間
安必生成立于2007年,注冊地為上海漕河涇開發區。2007-2015年期間安必生是一家藥物研發的CRO公司,為國內制藥企業走向美國等海外市場提供研發和注冊服務;2015年以來我國藥監法規有關MAH的制度與國際接軌,安必生成為國內第一家藥品研發機構可以擁有藥品批準文號,成為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MAH)。
在過去十余年中,安必生已成功在美國和中國研發和申報50余個仿制藥,30余個已獲批上市,其中7個仿制藥由安必生擁有。安必生對于緩控釋制劑擁有豐富的開發和生產經驗。
安必生致力于為中外患者提供符合國際化質量標準的優質仿制藥和改良型新藥,用同一條生產線與質量標準供應中國、美國及歐洲市場。
制劑研發試驗基地:位于上海市徐匯區宜山路齊來科技園區內,擁有先進的藥物制劑小試、中試和分析實驗室。
生產基地:位于江蘇省泰州市中國醫藥城,工廠建筑面積超過10000平方米,具有生產微丸包衣、骨架片等緩控釋固體制劑、栓劑及長效脂質體注射液產品的設施、設備及其技術能力。
安必生除了擁有自己的工廠外,還與多家受托生產企業合作,包括:杭州民生濱江制藥、石藥歐意藥業、青島百洋制藥、天士力圣特制藥等,為國內外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優質服務。
使命:
研發生產與原研藥質量和療效始終一致的仿制藥以及具有臨床優勢的創新型制劑藥品,讓中外患者用得放心,用得起
愿景:
立足制劑技術的研發和創新,成為我國優秀的制藥公司之一
管理團隊
顧問委員會
雷繼峰
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西安交大化學工程碩士,EMBA
北京大學及亦弘商學院客座教授
超過30年制劑工程,生產和研發經驗,在制劑產業化工藝設計上具有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
1988年加入西安楊森,歷任西安楊森工程部經理、生產總監;
2000-2003年,任賽諾菲(杭州)工廠總監;2003-2006年,任葛蘭素史克(天津)工廠總監;
2007年創辦上海安必生;曾任2010版GMP三個技術指南編寫組長
國際制藥工程協會(ISPE)中國區主席(2015-2016年)
竺福江
董事
何人寶
董事
金榮根
處方工藝專家、董事
雷之航
副總裁、董事、銷售運營與BD
王建英
科學委員會成員
國際注冊與法規
沈新華 博士
科學委員會成員
藥物化學與分析
Dr. GARTH BOEHM
科學委員會成員
制劑研發與法律事務
2007年公司在上海成立
2008年制劑實驗室落成
2009年舉辦第一屆國際仿制藥論壇
2010年參與修訂《2010版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
2010年幫助首個客戶通過美國cGMP認證
2013年幫助首個客戶產品在美國獲批上市
2013年承接上??萍夹椭行∑髽I創新基金項目
2015年孟魯司特鈉4/5mg咀嚼片在美國獲批上市
2016年孟魯司特鈉10mg片在美國獲批上市
2016年公司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
2017年安非他酮24小時緩釋片在美國獲批上市
2017年公司獲得戰略伙伴永太科技(SZ:002326) 數千萬投資
2017年作為參與單位承接國家重大新藥創制項目
2018年獨立承接2項國家重大新藥創制項目
2018年孟魯司特鈉4/5mg咀嚼片及10mg片在中國獲批上市
2018年孟魯司特鈉10mg片中標國家4+7藥品帶量集中采購
2018年成為全國首家MAH研發機構
2019年公司完成數千萬戰略投資江北制藥
2019年孟魯司特鈉10mg片在25省聯盟集采成功中標13個省份
2019年孟魯司特鈉片和咀嚼片成為“高新成果轉化項目”
2019年承接兩項國家十三五重大新藥創制項目
2019年公司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證復審,有效期為2019-2021年
2019年鹽酸坦洛辛緩釋膠囊0.4mg在美國獲批上市
2020年鹽酸坦索羅辛緩釋膠囊在中國獲批上市
2020年鹽酸坦索羅辛膠囊與孟魯司特鈉咀嚼片成功中標國家第三批藥品帶量集中采購
2020年江蘇泰州工廠正式建成投產
2020年在英國設立子公司
2020年公司項目被評為2019年度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十強”
2007
2008
2009
2010
2013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